名作家的遗言
有位老人,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。他临终前,突然感到万分难受。秘书就说:“我去叫医生。”不料,老人极其吃力地说了句:“不⋯⋯不是叫,是⋯⋯是请!”说着,老人就昏迷过去,而且再也没有醒来。这句话成为他的遗言。
这位老人就是夏衍。
谦恭这种深刻的教养扎根于他的心灵。
莫文婉//摘自2010年12月12日《今晚报》/
微粒的价值
◎文/周国平
我活在世上,爱着,感受着,思考着。我心中有一个世界,那里珍藏着许多往事,有欢乐的,也有悲伤的。它们虽已逝去,却将永远活在我心中,与我终生相伴。
一个声音对我说:在无限宇宙的永恒岁月中,你不过是一个顷刻便化为乌有的微粒,这个微粒的悲欢甚至连一丝微风、一缕轻烟都算不上,刹那间就会无影无踪。你如此珍惜的那个小小的心灵世界,究竟有何价值?
我用法国作家辛涅科尔的话回答:“是的,对于宇宙,我微不足道;可是,对于我自己,我就是一切。”
聂勇//荐/
找
◎文/yangshenfu
有一天,“我”字丢了一撇,成了“找”字。
他决定找到那一撇。
他找了很多人,问他们那一撇是什么。对于那一撇,商人说是金钱,政客说是权力,明星说是名气,军人说是荣誉,农民说是丰收,工人说是工资,学生说是分数——“我”字蒙了,难道这就是我找的那一撇?
他觉得这不是他要的,所以“我”仍在找那一撇。
方行//摘自2010年11月25日《晶报》/
天堂和地狱
编译\李冬梅
有一个人上了天堂。他看见天堂里的人都是一副快快乐乐、开开心心的样子,对人也特别坦诚善良,而周围的一切也不过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。这个人到处走啊,看啊,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。后来他又恳求圣彼得说:“我可以去看看地狱什么样吗?您只要让我看一眼就行!”
“那好吧,我现在就带你去。”圣彼得答应了这个人的请求。
他们来到了地狱。这个人发现第一眼看上去地狱和天堂没什么区别,也是那种常见的日常生活的样子。只是地狱里的人个个都闷闷不乐、愁眉苦脸,对别人更是横眉冷对,极不友好。显然这里的人过得都不太顺心。这个人很是不解,于是问圣彼得:“这里的一切和天堂没有什么两样啊,为什么这里的人都不满意呢?”
“因为他们总是认为天堂比这里更好”,圣彼得回答。
贺子君//摘自《讽刺与幽默》/
Copyright@ 2012 Powered by: www.shunjun.net
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,并不代表『顺君天下』立场。如果侵犯到您请联系我们.